今年以来,利辛县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把落脚点放在学史力行上,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的具体举措,转化为人民群众真切的获得感、县域经济加速发展的实在助力。
学党史 基层创新“有一套”
“这四本书我仔细读了一遍,把精彩的句子抄了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8月19日上午,在利辛县城关镇和谐社区,70岁的老党员张朝文来到社区党史学习教育馆,与年轻党员和志愿者们一起分享读书体验。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和谐社区将12名入党积极分子与6名老党员搭配,分为两组,每个月每组老党员给积极分子上两次党课,并结合“四本书”和时政内容,建立“老带小三个帮”机制。
“在学习党史上‘帮’,让党的光辉历史深入人心;在思想感悟上‘帮’,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上‘帮’,更加树牢宗旨意识。”和谐社区第二党支部书记李晓燕说,在老党员的言传身教下,入党积极分子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入党积极分子的作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让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党员要主动服务群众,我们社区的入党积极分子都是服务居民的志愿者。”李晓燕告诉记者,社区创新党建“3+3”,即在亳州市党组织“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的基础上,一个月给一名老党员在入党日过一次“政治生日”,号召全体党员时刻不忘初心;按照为群众办实事的效果,一个月评一次党员之星;组织党员和志愿者,一个月去一次空巢、残疾老人家中做一次暖心服务。
在老党员带动、志愿服务活动的引领下,今年上半年,和谐社区12名入党积极分子已有3人成为预备党员。在抗击台风“烟花”的行动中,新老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志愿者们齐心协力,清理积水、疏散居民、搭建互助平台,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今年以来,利辛县组织县委宣讲团、理论政策宣讲团、青年宣讲团、巾帼宣讲团、百姓宣讲团等,开展基层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和“四史”宣讲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共开展各类宣讲920余场次,覆盖受众5万多人次。该县4万余名党员采取邮寄资料送学、微信支部助学、交流心得共同学的“三学”模式,实现了“流动不流学、务工不误学、退休不退学”的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
建新校 务工子弟“敞开招”
“前进路学校一期工程教学楼、行政楼已竣工交付,配套设施正按计划完善,已经按照要求,做好了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近日,在刚竣工的利辛县前进路学校一期教学楼,该校副校长许阳说。
近几年,随着利辛县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来到县城就学,城区学校少、分布不均衡、学位不够的现象日益凸显,随迁子女就学难成为适龄儿童家长的烦心事。针对这一情况,该县依据城区人口分布情况,调整学校规划布局,根据群众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降低公办学校就学门槛,同时采取“老带新”的教学模式,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难问题。
“学校为今年秋季开学准备了1000多个学位,目前已经招收了500多名学生。”许阳说,“县里提前谋划,给足了学位,确保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能做到务工子弟‘敞开招’。”
“不用房产证,有营业执照就可以入学了,学校离店面也近,上下学很方便。”在前进路学校报名登记点前,皖北商城经营户刘敏刚刚给儿子办理了转学手续。
今年,利辛县出台了新的随迁子女就近就学政策,刘敏的儿子秋季开学就可以在新学校上课了。除了像刘敏这样的经营户,普通的进城务工人员只要在县城办了居住证,也可以带着孩子按照学区就近入学。
“利辛县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解决上学难为抓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今年完成了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设。”利辛县委教育工委委员王瑜告诉记者,县里为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作用,选派优秀校长和管理团队到新学校进行管理,从城区学校选取学科带头人进行引领。
“新学校配老校长,新班级配老教师,这一模式积极助推新学校传承优质学校的优良传统、办学特色,让家长和学生满意。”王瑜说。
强帮扶 企业上阵“轻装跑”
“三年免房租,在乡镇推广种植艾草,若不是政府的扶持,企业走不到今天。”8月20日,位于利辛县经开区的亳州市艾可舒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灿光说。经开区派出专干,在企业用地、资金和用工上全程服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之后又积极引导,帮助企业与高校对接,开发新产品。
“今年企业新研发了一款随身灸,可以有效控制烟雾,还可以反复使用。”孙灿光说,在政府的帮扶推动下,企业先后投入近2000万元资金,与高校深度合作,开发出明火微烟的“随身温灸”系列产品,克服了传统艾灸烟大、呛鼻等缺点。该产品被纳入国家“937”科研计划成果。短短三年,艾可舒公司已发展成年产值近3000万元的企业,提供了上百个工作岗位。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利辛县统筹推进“千名干部进千家企业”活动,成立8个包保组,对园区所有企业进行网格化包保,了解企业所盼所需所想和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仅今年7月份,帮扶单位就深入企业400多次,发现问题100多条,重新制定项目清单90余项,并逐一销号,有力促进了企业轻装上阵,实现“加速跑”。
“我们将继续围绕教育、卫生、环境治理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农业转型步伐,促进就业增收,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的具体举措,力促全县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利辛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说。(本报记者 武长鹏 本报通讯员 汝雪枫 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