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奋进力量 践行初心使命

发布日期:2021-07-28 浏览量:

7月20日,保山市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与会人员一致表示,要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生动实践和实际成效。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保山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化政治自觉,迅速动员部署,精心策划实施,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体验式教学

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体验式教学1262批次

党员干部参学11335人次

红色路线

精心策划7条红色路线,其中5条入选省级示范线路

为民办实事

截至6月底,全市5967个基层党组织

制定民生实事计划11080个

已完成6082件,完成率达54.89%

全市112509名党员开列为民办事清单92792件

已完成57097件,完成率达61.53%

摸清红色家底 用活红色资源

保山是我省红色资源最为富集的州市之一,境内有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腾冲的路线,艾思奇故居,杨善洲干部学院,李鑫、朱家璧故居,金鸡“4·15”武装起义遗址等丰富的红色资源。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保山市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精心策划了7条红色路线,其中5条路线入选云南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奋斗精神”学习体验活动省级示范线路。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全市各级各部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多角度、全方位开展体验式教学,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全市各地各部门还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等学习读书活动,让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火炬薪火传承。保山市出台《中共保山市委领导班子“2+3”读书班工作方案》等6个专项方案,在全省率先开展读书班活动,邀请全国知名党史研究专家作专题辅导。市委常委班子和全市800多名处级以上干部参加读书班。

据统计,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各县(市区)、各单位共组织党员干部前往腾冲市清水乡中寨司莫拉佤族村、艾思奇故居等地开展体验式教学共计1262批次,党员干部参学11335人次。

加强阵地建设 推进学思践悟

保山市充分发挥全市5个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5个乡镇(街道)实践所、749个村(社区)实践站贴近群众、聚集人气、覆盖城乡、整合资源等优势,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搭建学习平台,让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聚人气。

隆阳区集中围绕中心城市建设,打造了一批主题街道、主题公园、主题广场,以多种形式营造良好氛围。腾冲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平台,制定《腾冲市“个十百千万”学习宣讲机制》,打造“乡音巧讲”“和顺讲堂”“书记讲坛”等志愿服务项目。龙陵县党员干部采取火塘会、板凳会、田埂会等形式宣讲党史6000余场次。昌宁县采取双语宣讲,组织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把红色故事和《中国共产党简史》翻译成傣族文字。施甸县利用大喇叭每天早晚两次广播红色故事。

全市编制《学习与悟道》《我学党史心得》等学习资料100余种,丰富党员干部学习内容。各地各部门利用火塘课堂、指尖课堂、广播课堂、流动课堂、实践课堂等“五小课堂”,与群众面对面进行党史宣讲,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展、“红色电影大家看”、“学习党史100讲”等活动,开展“学党史、讲党史、忆初心”读书会,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创作文艺作品 讲述党史故事

为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保山市以云南党组织奠基人李鑫、改革先锋杨善洲等先辈事迹为背景,组织创作《青山风骨》《云岭星火》《春到司莫拉》等一批文艺文化精品,用文艺创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

目前,由中共保山市委宣传部与中国煤矿文工团联合创作出品的《青山风骨》大型音乐诗剧正在紧张排演中,该剧已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优秀创作剧目,并将于8月底以前在北京首演,随后集中时段在全国进行巡演。

与此同时,由云南广播电视台拍摄的《云岭星火——云南共产党的奠基人李鑫》电视纪录片已播出,由龙陵县组织创作的大型革命历史舞台剧《云岭星火》已于6月底正式上演。腾冲市精心组织103幅农民画进京展出,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聚焦群众关切 办实事解难题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保山市各地各部门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走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实际行动。

全市5个县(市、区)形成了“五马竞争、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腾冲市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隆阳区提出了“准确把握区情,站在高处看远处,着眼未来看当下,真正把握隆阳特点,推动隆阳跨越发展”的工作思路;昌宁县提出了“打造绿色食品,推动绿色产能,全面构建绿色山水田园城市”的努力方向……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保山市8万多名党员结合当前重点工作,全面查摆个人“最不满意三件事”,集中开展多项专项行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街道、社区,动员广大市民争当“五好家庭”,争做“文明市民”。

截至6月底,全市5967个基层党组织制定民生实事计划11080个,已完成6082件,完成率达54.89%;全市112509名党员开列为民办事清单92792件,已完成57097件,完成率达61.53%。与此同时,全市深入开展“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4031人次为家乡建设建言献策;开展“万名干部振兴乡村”行动,成立行业专家服务组织57个;开展“万名干部结对帮扶”行动,参与结对帮扶的党员干部18954人,党员干部走访挂钩户39428人次,落实民生实事计划1373条;开展“万名干部助力创建文明城市”行动,为社区解决困难问题24843件,组织党员干部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16583次;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为群众办实事20204件,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本报记者 李建国)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