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共识 汇聚合力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举办“如何办好社科大”主题讨论活动总结大会

发布日期:2021-10-29 浏览量:

凝聚共识  汇聚合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举办

“如何办好社科大”主题讨论活动总结大会

10月22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如何办好社科大”主题讨论活动总结大会在良乡校区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高培勇出席并讲话。全体校领导出席会议。各院系、部门负责人,特聘教授、岗位教师和教职工代表共约450人参加了总结大会。会议由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校长张政文主持。

黄群慧发言

经济学院院长黄群慧结合经济学院的研讨成果谈及对科教融合的思考和体会。他说,经济学院认真贯彻实施科教融合战略,推进经济所和经济学院的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创新科教融合的机制,整合资源强化学院平台建设,客观认识差距并直面竞争挑战,齐心协力下好这一盘棋。接下来,学院将科学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良机和危机,把握经济学的战略定位,坚定开放办学的理念,以建成一流学科、特色学科为发展目标,着眼于培养高端经济学专业后备人才,通过科教深度融合和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积极推进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一体化的设计和贯通性的培养,建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机制。

李楠发言

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楠就学院的研讨情况以及总体发展设想作了汇报。他提到,科教融合是办好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根本保障和基本方略、学科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思政课主责主业建设的基本优势、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托、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举措、学科科研的核心竞争力和继续办好马骨干项目的基本抓手。马克思主义学院以科教融合为导向,聚焦思政课主责主业,巩固科教融合的人才队伍,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实现了本硕博一体化设计和贯通性培养。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以科教融合为抓手,进一步发掘自身的能动力和驱动力,面向一流文科大学的建设目标,加快和优化体制机制改革,共同努力办好社科大。

赵一红发言

社会学院常务副院长赵一红介绍了学院实施科教融合战略的做法和心得。她说,社会学院在科教融合的基础上以努力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重点,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形成了既符合一流学科建设要求又结合自身优势特色和需要,既有愿景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行动路线图,全方位、立体化地推动学生、学科、学术一体化综合发展,不断优化学科体系架构,取得了科研成果和学生培养的长足进步。她还就“如何办好社科大”提出四方面的建议:明确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充分体现教育内涵式发展;明确分析科研体制办学的特点与难点,加快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更加灵活的科教融合培养模式;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大学生的培养力度,积极重视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同类学科的办学理念,完善管理评价机制。

何辉发言

商学院党总支书记何辉介绍了商学院的学生培养工作情况,结合党总支工作阐述了其对于学校和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想法和建议。他认为,党总支在学院建设和发展中应扮演好支持者、协作者的角色,学校、学院应根据生源规模和特点进一步探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生培养的独特规律,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归属感和荣誉感。他希望学校、学院能够创造机会,提供更多资源,让更多教职工深度参与到学校和学院的事业发展中,提升教职工的归属感和获得感,更好地发挥出他们的价值。

王延中发言

民族学系系主任王延中在发言中结合民族学系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提出三点规划。一是加强科研、教学能力一体化建设,通过整合学术资源、完善评价机制,坚持开门办学、拓宽融合途径,打造讲座品牌、开拓研究视野,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二是研究完善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布局,坚持以知识逻辑为内核着力强化民族学学科化与学理化建设,瞄准学科发展前沿,着力推动民族学人类学学科交叉融合,以此促进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的融合发展。三是积极筹备推进社科大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建设,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服务于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需要,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学科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完善、科学研究不断突破的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

赵静怡发言

研究生教学系教学秘书代表赵静怡结合工业经济系的主题讨论活动,就“如何办好社科大”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一,进一步明确社科大的办学定位,充分领会“如何办好社科大”不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责任和使命。第二,在“研究型”上下功夫,发挥社科院办研究型大学的优势所在,进一步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第三,进一步健全完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将优质的学科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注重培养复合型学术人才。第四,充分利用好社科院各研究院所的科研力量,不断提升学校的学术影响力,深入推进研究人员参与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第五,进一步优化学生海外培养体制机制,坚持以我为主原则,加强与国际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苗鸣宇发言

法学院副教授苗鸣宇代表一线青年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了体会和感受。他说,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办好社科大是中央交办的重大政治任务,是中央交给社科院的光荣任务,放大格局、提高定位,增强信心、见贤思齐,向国内外优秀大学看齐,以自信的风貌向社会展示出社科大的风采。他还谈到,加强服务、凝聚众心是办好大学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加强服务工作,为一线教师和学生提供贴心服务、解决实际困难,强化师生的归属感、获得感,切实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学校还应按照现代高等教育规律和教学质量考核的各项标准建章立制,聚焦推进科教融合体制机制的建设,实现一体化、一盘棋。

刘文瑞发言

教务处处长刘文瑞汇报了本科教学培养工作的有关情况。他提到,我校本科教学培养工作在过去4年多的时间里取得了长足进步,制度建设有成效,人才培养有特色,课程教学有质量,教材建设有突破;同时,也还存在着管理不够精细、机制不够顺畅、师资不够稳定、成果不够突出等短板。教务处将会同各教学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对标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落实我校新版本科培养方案要求,认真抓实抓好本科教学培养工作,确保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他还提出了化解教学管理痛点、疏通培养机制堵点、攻克队伍建设难点、突出成果培育重点的具体举措。

张斌发言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斌以“推进科教融合改革,培养卓越本科人才”为题作了发言,着重探析了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他提到,自大学成立特别是2020年科教融合改革以来,学校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稳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坚持以专业建设为引导,努力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质量提升,着力于调整优化本科教学管理体系和激励制度,为进一步提高本科教育管理水平奠定了较好的体制基础,职称评审制度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同时,与国内办学历史悠久的一流大学相比,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教学改革创新、基础学科培育、拔尖人才培养等方面仍有差距;与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相比,我校在形成以科教融合和“小精尖”为主要特色、相对成熟稳定的本科培养模式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我们需要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强大的科研和人才优势,继续深入推进科教融合,在办出特色方面进一步探索创新。办好社科大,需要进一步推进学校、学院、教研室三级本科教育管理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能力,加快教师团队的融合;需要进一步加强本科专业建设,发挥社科院各院所的学科优势,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完善本科专业建设规划,优化本科专业布局;需要将努力形成相对成熟稳定、具有我校特色的本科培养模式当作一项长期的工作。

王新清发言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王新清报告了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进展和打算。他介绍了2020年下半年以来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三件大事和一些进展:组建了12个科教融合学院,召开了研究生教育大会并制定了工作落实方案,开展了“如何办好社科大”主题大讨论;全面筹划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并制定了制度,制定了硕博导师的管理办法和研究生中期考核制度。目前,在读研究生对学校的认同度总体较高。他指出了研究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就如何解决问题、有效提升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给出了几点措施:一是加强各学院在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上的责任意识,从整体上考虑教学的一体化,尤其是课程设计的一体化和培养方案的有机衔接;二是以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为契机,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三是要加强研究生培养环节的监督与管理;四是积极推行研究生主文献制度;五是加强对课程管理教师和院系教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六是适时开展研究生教学督导工作。

张政文主持会议

张政文概括了此次主题讨论活动的意义,表达了办好社科大的信心。他说,此次活动是自大学组建以来历时最长、跨度最大、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大讨论,在全校广大师生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总结大会的召开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背后有强大的社科院,有我们全体老师们的合力共识,还有科教融合的大战略、大谋略、大方略,一定会支撑我们学校不断地前行发展。他希望大家将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学校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汇聚合力,为学校实现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共同开启我校科教融合和“双一流”建设的新征程,努力把社科大办成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让学界认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文科大学。

高培勇讲话

高培勇作了题为“凝聚共识,汇聚合力,以实打实举措办好社科大”的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此次“如何办好社科大”大讨论的成果和一年来科教融合学院实践的阶段性成效,并以“共识”“合力”“实打实”为关键词,对如何办好社科大进行了破题。

凝聚共识是办好社科大的前提和基础。社科大的办学方向要明确,办学特色要突出,办学的方略要务实有效。在办学方向、办学定位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文科大学的办学方向是党中央赋予社科大的使命和责任,也是社科院“三个定位”的自然延伸。这个定位中的关键内容,其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政治方向,既要面向世界,更要立足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其二是“一流”,社科大是党中央决策部署建设的大学,是国家队,理应是一所在全国范围内最好的、代表着中国高等教育水平的大学,因此必须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都追求卓越,走在前面;其三是“文科”,代表着这所大学的学科归属和学科设置,也代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特色。

在办学特色上,科教融合既是我们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办学特色。社科大是依托科研机构办的研究型大学,这个特色决定了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社科大不追求规模和数量,而是重在质量,起点要高,水平要高;社科大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定位在培养哲学社会科学最高端的研究型人才,定位在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法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等的摇篮。本科生从进入社科大那天起,就应将人生目标定位在做学问,要致力于成为学问大家、学术大家。社科大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因此,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在三个维度上:一是政治可靠,二是学术水平高,三是综合素质强。

在办学方略上,遵循“两入双一”,即“入主流、入体系,一体化、一盘棋”。“入主流”是入国民教育体系的主流,“入体系”是融入中国社科院的体系,“一体化”是强调本硕博培养的一体化,“一盘棋”是将科教融合体制作为一个系统来打造。入了主流,社科大才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社科大;入了体系,社科大才是社科院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才有办好的基础;实行了一体化,才能将本硕博的培养纳入一个系统工程内,才是现代高等教育;推行了一盘棋,研究院所和大学的学院才是一个统一体,才是“一体两翼”。

汇聚合力,要害是找准问题,发现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和瓶颈,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第一,社科大的人才培养目标要落地,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路线图一定要明确。第二,从治理结构的角度,制度化的科教融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要融合好四支师资队伍,建设好体制机制。第三,从学科发展的角度,顶层设计还需要结合社科大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形成一套自己的思路。第四,从教学科研的支撑条件角度,大学内部管理的制度化精细化还需要改进加强,要瞄着一流大学的标准去补齐、建设。

汇聚合力,关键点是实打实地解决问题。作为一所组建时间相对不长的大学,有问题不可怕,关键是面对问题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力度。我们必须直面问题,切实负责,马上行动,才能不负党中央的重托,不负院党组的期望,不负全体师生和广大家长朋友的期盼。

高培勇勉励大家,要凝聚开拓创新的共识,汇聚共谋发展的合力,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机制和体系改革;大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厚植育人、育才的学科底蕴;深化推进科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建构有社科院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以一流大学建设为目标,合格评估为底线,加强校园规划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一所一流的大学,大师大楼大学问,一个都不能少。相信我们一定会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实现心中的夙愿,完成党中央和社科院党组交付的任务。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通过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体部署,学习落实社科院党组关于“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凝聚智慧和力量”的要求,经学校党委研究决定,于2021年5月至7月在全校范围统筹开展了以“如何办好社科大”为主题的系列讨论。学校各部门、各院系高度重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广大师生积极参与,通过党委会、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调研座谈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共计118场讨论,全面梳理了办学治校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如何办好社科大”主题讨论活动总结大会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针对聚焦推进科教融合体制机制建设、发挥教学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焦点问题进行讨论总结,将讨论调研常态化融入学校发展实践。此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将把“如何办好社科大”主题讨论继续下去,结合讨论意见加强工作研究,注重实效,推动落实,按部就班,强化督导,切实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