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重大命题,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意味着要摆脱外来观念的束缚,在精神上站起来、强起来,拥有独立自主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走自己的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标识,就是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以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为基础,推进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精神独立性
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是长期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独立自主的精髓要义,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自己作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是在新时代条件下对独立自主重要思想的创新发展,是在实践基础上的重大理论创新。
回顾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饱受教条主义之苦。在事关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重大事件中,不能够独立自主地做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选择,也不懂得独立自主对于中国革命、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意义,从而付出了血的代价。独立自主是在血与火的革命实践中锻造出来的,是革命实践和现实形势所“逼”出来的认识,而不是在书斋里“想”出来的理论。不懂得独立自主,不坚持独立自主,中国革命就不能取得胜利,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就还要在黑暗中长久徘徊。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伟大实践,强调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道路的思考。不懂得这一点,就不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就不能建构起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这绝非耸人听闻,而是基于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的理性考量。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历史必然性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一重要论断指明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路径在于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一切知识体系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都是特定时代精神的体现和表达,也都铭刻着自己民族、历史和时代的烙印。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知识体系,在世界文明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辉。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下,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向何处去、中华文化向何处去、中国知识体系向何处去,成为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无法回避的历史问题。
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具体到知识体系问题上,就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历史一再证明,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因此,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既要具有现代化的共同特点,又要具有中国特色,简而言之,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既是现代的,又是中国的。
中国传统知识体系集中反映了数千年来中国人民的实践探索和精神面貌,在世界文明史上闪烁着不可替代的光辉。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它已不能满足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成为历史必然。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如果只是回过头去、眼光向内,从传统中挖掘资源,已无法实现中国知识体系现代转型的历史任务。唯一可行的道路是转过身去、目光向外,从外来资源与现代知识体系中寻求破解之道。回首百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知识体系已经初步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构建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容忽视的是,在转型过程中,中国知识体系缺乏自主性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在不少学科领域,中国学术处于“学徒状态”,丧失了独立自主的主体性地位,不能独立运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而习惯于借助他者的“眼睛”来看自己,以外来学术之是为是、之非为非。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学术成为了外来学术的“中国版本”,只能跟在它们后面亦步亦趋。这样的知识体系,从形式上看是中国的,实质上则是外来的。金岳霖先生曾经有过“哲学在中国”与“中国的哲学”的区分,认为前者从形式上看似乎是“中国的哲学”,但实质上却只是“哲学在中国”。进而言之,“哲学在中国”是按照所谓普遍哲学的标准,到中国知识资源中寻找符合其标准的“样本”或实例,并将其组合起来。由此构建出来的哲学,无疑是缺乏自主性、原创性的哲学,是在精神上不能够独立自主的哲学,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的哲学”。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既反对盲目接受任何思想也反对盲目抵制任何思想。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当务之急在于走出“学徒状态”,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巩固文化主体性,彰显中华民族的“思想自我”。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唯物史观基础
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需要上升到哲学历史观的高度,沿着唯物史观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行。学术研究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固然具有自身的规律,但归根结底服从于时代变迁和社会实践的规律。任何知识体系,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都是社会实践在思想观念领域的反映和表达。学术研究就像一只在空中飞扬的风筝,无论飞得多高、多远,那根牵引之线都牢牢掌握于社会实践的手心之中。
马克思在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时指出:“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马克思指出了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两条路径的区别,前者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后者是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形态。具体到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而言,同样存在从观念出发以及从实践出发的两条道路。反思之前走过的路,中国学术之所以缺乏主体性、原创性,归根结底是过多地从观念和原则出发,以观念来剪裁实践,最终削足适履,坠入观念论的泥潭,沉迷于从概念到概念的圆圈之中无法自拔。正确的道路只能是从实践出发,以物质实践来解释观念,从思想与时代的互动中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毕竟,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都能在人的实践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释。建构精神上独立自主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必须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实际,走自己的路。进而言之,中国这块土地是中国学术须臾不可脱离的力量之源,必须牢牢立足于此,用中国人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这块土地上生长起来。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这里的实际,是具体的实践活动,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一切刻舟求剑、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依样画葫芦的做法都是无济于事的”。这既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把握现实的思想坐标。我们必须以之为基点,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不断强化主体性和原创性,切实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建构真正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自主知识体系。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