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 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回顾党走过的百年奋斗历程,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着重阐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出明确要求,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系统总结一年来党和国家工作,号召全党同志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并对做好当前党和国家工作、做好党的二十大准备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讲话回望历史、面向未来、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充满对党的光荣历史的高度自信、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深邃思考,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党的历史的认识,增强了我们奋进新征程、夺取新胜利的信心和力量,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战略性、指导性,为我们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准确理解和把握党的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是我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也是党组和各级党组织的重大政治责任。这里,我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深刻认识总结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
我们党历来高度注重总结历史经验,先后制定了两个历史决议,对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在,距离第一个历史决议制定已经过去了76年,距离第二个历史决议制定也过去了40年。4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大大向前发展了,党的理论和实践也大大向前发展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既有客观需要,也具备主观条件。
这次全会作出的《决议》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这次全会作出的《决议》同党作出的前两个历史决议一样,必将对推动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深刻认识党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和重大成就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 针对一个时期党内存在的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提出,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全党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一方面,不断建立健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建立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严格执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比如,建立中央书记处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国人大党组、国务院党组、全国政协党组、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每年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报告工作,中央政治局同志每年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述职制度。实现党的领导全覆盖,如规定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在公立中小学、医院、科研院所逐步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院、所)长负责制,等等。将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各方面,建立健全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的一系列重要制度、具体制度。另一方面,扎实推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各项实践。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健全体现和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工作体系。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央财经委员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等,强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落实党中央对各方面工作的全面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最重要成就之一。全党同志思想认识更加统一,深刻认识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这个根本原则问题上基本实现了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要求。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党中央作为全党的大脑和中枢,负责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具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党的地方组织、党组、党的基层组织各负其责、齐抓贯彻落实。这种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让党中央“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充分发挥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在全面从严治党上。 针对由于一度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产生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七个有之”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党的建设各方面。
党中央从作风建设入手,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颁布实施中央八项规定以来,党中央以上率下,发扬钉钉子精神,久久为功。中央纪委连续90多个月通报纠治“四风”情况、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的情况。在思想建设方面,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开展集中学习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在组织建设方面,提出和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明确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在纪律建设方面,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党中央两次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形成了党的六大纪律的体系。在制度建设方面,构建起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在反腐败斗争方面,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
经过坚决斗争,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2020年底,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95.8%的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遏制腐败充满信心,比党的十八大前的2012年的调查提高了16.5个百分点。
在经济社会建设上。 一段时期以来,由于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片面追求速度规模、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我国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不断积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比较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农业基础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等问题累积叠加。国际上,世界经济在大调整大变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趋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蔓延,西方国家结束黄金增长期,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国际贸易低迷,金融市场跌宕起伏,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极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大新发展理念,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要求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
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体制机制,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全面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不断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多个重要关口,2016年越过70万亿元,2017年越过80万亿元,2018年越过90万亿元。2020年,在世纪大疫情冲击下,我国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到17%左右,与美国经济总量差距进一步缩小;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2013年起,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第一;2020年,我国创新指数排世界第14位。解决了一大批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问题,突破了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自主创新成果,打破了美西方的封锁和遏制,彻底改变了科技水平全面落后的局面,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今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到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历史任务,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2020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0.2%,消费结构从生存型逐渐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人们吃穿用有余,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和品位。
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020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2%,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1.2%和54.4%,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已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5年的76.3岁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居民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建成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等在内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2020年底,全国全口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6亿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99亿人。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近5000万套,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 针对一个时期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特别是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高发的态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党中央就生态文明建设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生态补偿制度、河湖长制等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着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等。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2020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降低28%和39.6%。清洁能源占比迅速提高、产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2020年清洁能源占我国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3.4%,比2012年提高8.9个百分点。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48.4%,超过了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40%—45%的目标。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比2015年上升5.8个百分点。
这次全会作出的《决议》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等13个方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以上只谈了其中的几个方面。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深层次的、历史性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群众切身感受到的,必将进一步增强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和底气。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敬业履职、勇于担当的结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的结果。
深刻认识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是当之无愧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人民的领袖、时代的领路人。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这次全会作出的《决议》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符合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时代呼唤、历史选择、党心所向、民心所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的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我们要深刻理解这个重大论断的重大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胸怀“国之大者”,增强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的政治自觉,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做到“两个维护”是具体的、实践的,不是空洞的口号,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表态上,要体现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日常言行上,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不讲条件、不搞变通,不掉队、不走偏,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本文摘编自作者2021年11月23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所局级领导干部读书班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